郧西县新就业群体数字服务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陆

搜索
查看: 21|回复: 0

【服务支点强作风 先锋引领显担当】全县抗洪抢险救灾先...

[复制链接]

26

主题

1

回帖

11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锋引领显担当,众志成城护安澜。在全县“7·9”“8·7”抗洪抢险救灾复盘总结大会上,王德平、张立荣、黄和平、郑荣红、罗意等5名受嘉奖表扬的代表现场作典型交流发言,他们分别代表了“7·9”“8·7”特大暴雨中受灾严重乡镇、村(社区)、防汛救灾职能部门、下沉包联单位、应急保障组,他们的经历令人感慨感动,一个个鲜活的先进典型生动阐释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彰显着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先进为榜样,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过硬能力作风为“全力服务支点、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硬核”担当。


坚定信心  勠力同心
坚决打好打赢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攻坚战
上津镇党委书记  王德平

7月9日,上津镇孙家湾、绞肠关、丁家湾、刘家湾等村遭遇百年罕见强降雨,24小时内单点最大降雨量383.2毫米,达历史极值,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灾情发生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4个村,靠前指挥、果断调度,守住了人员“零伤亡”的底线。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考”,上津镇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主动作为、日夜奋战,举全镇之力打好防汛抢险救灾主动仗。

01
以非常之责抓好非常之时
面对上半年干旱少雨天气,在全力抓好抗旱的同时,高度警惕随时可能出现的旱涝急转的险情,多次安排布置防范工作。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应急响应机制,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盯牢雨情、水情、汛情预报预警,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全面排查清楚受危险区域、住户信息,落实包保责任。高频次、常态化对重点领域开展巡查,发现险情果断避险转移。组建镇村两级应急抢险队伍17支350余人,扎实开展实战演练,关键时期全天候备勤。配齐配足防汛物资装备,签订大型机械征用协议,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02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灾

强降雨发生时,全体镇村干部以雨为令、向险而行,迅速激活“村干部-小组长-中心户-明白人”应急网络,通过电话联系、上门叫应等方式,在险情发生前将预警信息全部传递到户到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八个应转尽转”要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采取“背、扶、抬”、翻山涉水、砍树开路等方式,不顾生命危险,争分夺秒组织751户2041名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没漏一户、没落一人。

03
以非常之策保障非常之需

紧急启用12处宾馆、小学、安置房作为临时安置点,做好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服务和心理疏导。高效完成受损房屋鉴定,鉴定为安全住房的组织群众有序返家,C级危房立即维修加固,D级危房坚决封控、严防“回流”。唯一住房受灾群众,通过暂住保障房、租用安全房、调配公租房等方式过渡安置。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分类落实进城买房、集镇购房、集中建房、村内自建、享受补贴安置方案。加快建设绞肠关村、伍峪坪村两处集中安置点,确保受灾群众在12月底搬入新房。统筹发放2.35万件救灾物资,对493名困难群众实施紧急临时救助35万元,将33户109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群众纳入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04
以非常之力打好非常之仗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奔赴郭家沟、小马家沟等重灾区,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把脉定向。多名县领导驻守丁家湾村防汛救灾指挥部,统筹协调5个乡镇和20余家县直单位303名党员干部,支持开展灾区清淤、消杀工作。7月21日,上津灾后重建专题会议召开,成立6个攻坚小组,举全县之力支持上津等乡镇重建幸福美好新家园,目前水电路网修复、河道清淤、河堤复建、农田复耕、倒塌房屋选址重建等工作正全面铺开、全面加速推进。

上津镇将持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精神,做足“防大汛、防大灾,抗大洪、救大灾”思想准备,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抗灾主动仗,坚决打赢灾后重建攻坚战,向县委、县政府及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巾帼立潮头  洪峰映丹心
香口乡孟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立荣

回首“7·9”特大暴雨来袭时的惊心动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暴雨中的奔波、淤泥里的坚守、乡亲们的期盼,以及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与力量,早已化作刻在心头的深刻印记,成为我们走过最艰难时刻的不竭动力。

01
危急时刻,党员冲锋护民安
7月9日雨势凶猛,河水暴涨,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深知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迟疑,当即组织村“两委”班子、村组干部、全村党员,以行动为令,以喊声为号,迅速赶赴沿河低洼地带,逐户动员转移群众,最终将8户20余人安全转移至高地,全村实现零伤亡。
在救灾的72小时里,我们全村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平均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双眼布满血丝,双腿在雨水中泡得发亮,却比任何时候都站得笔直。当听到自家房屋进水,沙发、洗衣机、摩托车等近万元财产浸泡水中的消息,虽有瞬间的揪心,却从未动摇前行的脚步,“只要人在,家园就能重建”。我认为:危难面前,党员的肩膀就得扛起比小家更重的分量,这无关性别,只关担当。
02
党旗领航,八方驰援战洪灾

孟川村受灾后,党和政府始终与我们站在一起。乡党委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伍跋山涉水抵达现场。同时,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统筹调度各方力量驰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更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督导抢险救灾,看望慰问受灾群众。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依靠。

有了党和政府做后盾,我们立刻行动起来,迅速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公益岗人员集结,会同支援抢险队伍向着“抢通生命线、重建家园”的目标发起总攻。我们手拉手蹚过淤泥,肩并肩搬开倒树,抢通道路7公里,清淤房屋70余间,修复水管2800余米,清理蓄水池5处。那些日子,新闻报道我“抽空”去打了点滴,我心里清楚,大家都很辛苦,这点小事真的不值一提,但这针剂不是娇气的借口,而是为了更快恢复力气,只有自己撑得住,才能带领大家往前冲。我们村“两委”班子有3名女同志,我们要用行动证明,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能挑大梁。

03
家园重建,干群同心向未来

如今,救灾工作已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部署下,我信心满满,目前的孟川村灾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启动道路修复扩建2公里,修复坍塌河堤10余处,恢复农田20余亩,进城安置1户,村内安置7户,院坝里再次响起了孩童的嬉闹,乡亲们的笑声里又有了往日的清亮,处处透着生机,满眼都是希望。这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支援单位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全乡党员干部的同心协力。正是这份上下联动、干群同心的力量,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挺直了腰杆。

接下来,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带着孟川不惧的信念和决心,持续抓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让孟川村重焕生机。请组织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用实干兑现“重建美好家园”的承诺!





闻令而动显本色  抢险救灾勇担当
以应急使命守护万家平安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和平

暴雨倾盆,山洪怒吼,大地颤抖。就在这片汪洋肆虐的土地上,我们这一抹“应急蓝”,就是劈开浊浪的利刃,是绝望深渊前最坚实的屏障!


忘不了那风雨中的孤勇跋涉!
7月9日中午,上津绞肠关告急,道路淹没、房屋垮塌、山体滑坡,我们义无反顾,在激流乱石中徒步6公里,3小时生死搏命,当7位被困乡亲望见我们冲破雨幕的身影,眼中瞬间燃起希望之火。那一刻我深知,应急人的脚步,就是绝境中延伸的生命线。忠诚,刻在每一次向险而行的脚印里!

忘不了那急流中的雷霆驰援!

7月10日,香口乡孟川村传来撕心裂肺的呼救!丈夫与儿子被困洪流,失联十多小时!前方三条凶河,如同鬼门关!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不能等!我带队,上!”我带领五名勇士,扑向滚滚浊浪!在险恶的河心,六双手死死绷紧绳索,架起血肉“生命之桥”!当颤抖的双手抓住生的希望,当濒临破碎的家庭重获团圆,那一刻我彻悟,应急人的臂膀,就是横渡绝望的诺亚方舟!担当,熔铸在每一根绷紧的生命之索上!




忘不了那暗夜疾驰中的希望星火!

前方搏命、后方疾驰,我们昼夜不息、争分夺秒。10日下午,我们争取并向丁家湾等地调运物资2200余件;17日上午,争取到位中央救灾资金370万元。帐篷支起方寸安宁,药品抚慰伤痛,炊烟升起生的信号。那一刻我坚信,应急人的守护,就是废墟之上不灭的灯塔!使命,闪耀在每一份抵达的温暖之中!

回望这场惊涛骇浪的搏击,我们用血肉之躯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要求,这誓言刻在洪水中浸泡的脚印里,勒进绳索磨破的掌心里,印在疲惫却坚毅的眼神里!

风雨终将停歇,家园必将重建。浊浪中挺立的“生命之索”、深水里逆行的“应急之蓝”、废墟上点燃的“希望之火”,已熔铸成永恒的精神丰碑!它昭示着应急人,就是人民在深渊前那道不可逾越的堤坝,是绝望中永不熄灭的光源。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同志,都是这堤坝最坚硬的基石,我们每一束微光汇聚,便是守护这方水土、万千生灵的璀璨星河,这星河就是我们以生命守护生命的永恒勋章!




冲锋在前显担当  守护群众践初心
“城管蓝”展铁军风采
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成员、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郑荣红

7月9日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之战,至今仍历历在目。集中的暴雨突袭我县,造成香口、上津、槐树等乡镇受灾严重,房屋、农田、道路、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损毁中断,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我大队接到防汛指挥部的紧急指令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将指令精准传达至每位执法队员。队员们闻令而动、火速集合,50名城管队员在15分钟内集合到位,迅速赶到受灾现场,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在抗洪抢险15天的工作中,我们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在香口乡孟川村救灾时,受灾群众的房屋淤泥达到2米深,我们采用车轮战术,歇人不歇活,一户一户将房子里的淤泥清理出来,当一间房屋淤泥清理出来时,同志们的衣服早已湿透。看着受灾村民的脸庞时,没人叫苦,没人退缩。我们城管队员连夜步行十几公里抵达湖岭村房,还没来得及休息便投入清淤工作中。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当天20名城管队员留守湖岭村,当晚将湖岭村房院内淤泥清理完毕。第二天一早进入农户家中清淤,那一刻,我们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同舟共济”,什么叫“众志成城”。自7月9日强降雨以来,综合执法大队连续作战15天,累计投入应急抢险力量400余人次,出动保障车辆120余台次、清理集镇、乡村道路淤泥50余公里、转移受灾群众物资80余户。

防汛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离不开各方的支援与协作。县防汛指挥部的精准调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乡镇政府和县直单位的密切配合,乡亲们的关心和肯定,让我们干劲十足。记得在安置点,有位老大娘拉着我们的手说:“感谢你们过来帮助我们啊!”这句朴素的话,成了我们咬牙坚持的最大动力。正是这种“上下一心、内外协同”的力量,让我们在这场硬仗中站稳了脚跟,守住了家园。

洪水虽已消退,但灾后重建的任务仍在肩头。接下来,我们将做到三个“始终”:一是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总结抗洪抢险经验,完善应急机制,加强日常演练,时刻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二是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持续参与灾后重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管为人民”的誓言。三是始终把团结抓在手上,把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作风融入日常工作,在岗位上担当作为。

在此,我承诺:我们将把过去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以此为动力,持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以更高标准、更强能力、更严作风,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救灾主动仗,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为打造美丽县城建设贡献城管力量。


“国之大者”扛于肩  光明守护践于行
国网郧西县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罗  意

灾情发生后,县供电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国家电网省市公司部署要求,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将汛情视为动员令,把险情当成冲锋号,日夜奋战,无惧风雨,加快抢通电力“生命线”,高效复建受损电网基础设施,“国之大者”扛于肩,光明守护践于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电业为人民”。


01
防汛有备、临险不慌
电力迎峰度夏以来,县供电公司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聚焦全县防汛抗旱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穿透到底”的执行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特别是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充分预判常态化极端天气影响,提前排查电力“生命线”核心区域、通道和设备隐患,恢复枢纽型变电站有人值守和重要线路特巡特护,监控低洼、地下设施运行状态,强化对交通、通信、供水、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及民生重要用户的供电保障。前置部署队伍装备,加强应急值班值守,200余名电力技工枕戈待旦,调集15台配电变压器、345根各型电杆、10公里电力电缆、60公里架空导线等物资,以乡镇变电站、供电所为单元分区域存放,提前做好抢修保电各项准备。
02
闻讯而动、携手固防

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根据县防汛指挥部调度安排,迅速成立电网抢险救灾专班,每日报送电力抢修进展,与应急、交通、水利、消防等部门和相关乡镇“每小时信息互通”。党政主要负责同志1人在一线指挥作业,另1人在后方调配资源,其他班子成员分线巡视,摸清电力设施灾损底数,制定“一线一方案”抢修策略,实行挂图作战、责任包干。各站所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冲锋在前,全员在岗进入“战时状态”。国家电网省市公司通过视频连线、实地指导等方式强化保电调度,跨区县集结支援,遵循“水进人退电停、水退人进电通”的原则,夜以继日抢修复电。

03
锤炼作风、强化担当

万家灯火,映照发展的稳健步伐。铁塔银线,织就奋斗的壮美画卷。县供电公司谨记县委、县政府对坚强作风保障的要求,把防汛救灾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磨刀石”,作为提升干部素质的“练兵场”,10支党员服务队150余名党员身穿“鄂电红马甲”站排头、当表率,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投入40多台抢修车辆、20余台发电机械、20余套照明装置,仅用两天半时间抢通10台受损变压器、35.4公里中低压电力线路。获得政府指令支持,紧急停运5条高压泡水带电线路,无人机巡视并快速处理杆塔倾斜等隐患89处。第一时间启动高标准抗灾型电力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实现电网运行“零次生事故”、抢修作业“零人员伤亡”目标,政企协同成功避险事迹被国家应急管理部作为典型案例通报表扬。。

04
群众为先、服务至上

做好电力保供,既要守住电源电网安全,也要守住民生用电底线。县供电公司按照县委、县政府“坚持长短结合、急缓并重,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让受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要求先复电后抢修。跨县区驰援发电车为安置点提供保障电源,肩挑背扛发电机为上津小马家沟村民提供临时电源。融入社区村组网格,发布安全用电提醒信息5000余条,向100余户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解决用电难题37件。

防汛救灾事关群众安危、社会稳定、发展大局,是大战更是大考。电力抢修重建的“郧西速度”,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决策,得益于全县“一盘棋”的优势发挥,县供电公司将持续加强电网建设运维,提升电力保供水平,在服务支点建设中扛起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县委能力作风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